本報訊(記者 王海珍)11月11日舉辦的科技創新成果展上,我市專門設置了廣西科學技術獎展示區,著重展示我市大力促進科技研發與成果轉化良性互動的成果。
廣西新未來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的新未來元器件外觀質量檢測系統V1.0,榮獲2019年度廣西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新未來公司采用人工智能領域的深度學習方法——深度卷積神經網絡、圖像處理技術研發了上述系統,具有精度高、適用范圍廣和自動化程度高等特點,推動產品漏檢率則從0.2%下降至0.01%左右,成為電子元器件產業發展的核心技術之一。目前,系統已應用于新未來公司2條壓敏電阻生產線的外觀檢測設備改造,每條生產線產能從8千萬只/年提高至1.5億只/年,縮小了國內現有電子元器件外觀檢測工藝技術與國外先進水平的差距。
鎳鐵合金制備關鍵技術及產業化應用,由廣西北部灣新材料有限公司聯合中南大學研發,榮獲了2018年度廣西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項目開發了低品位塊礦鋪底料技術、低溫余熱廢氣熱風燒結技術、加壓燒結技術,并利用其協同作用,實現了全褐鐵礦型紅土鎳礦燒結;開發出回轉窯選擇性還原誘導結晶-強化磁選技術和DRMS-RKEF雙聯法新工藝,攻克了低品位紅土鎳礦資源高效低耗清潔生產鎳鐵合金的技術瓶頸,鐵回收率達到86%、鎳金屬回收率達到97%,指標國際領先,對緩解我國鎳礦資源嚴重短缺局面,支撐廣西高端不銹鋼優勢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項目的支撐下,北部灣新材料公司建成國內外唯一同時擁有燒結機-高爐法、回轉窯直接還原-磁選法及DRMS-RKEF雙聯法三大相互協同生產工藝的鎳鐵合金廠,其中回轉窯直接還原-磁選處理低品位紅土鎳礦被自治區工信委認定為新技術新產品。
廣西中糧生物質能源有限公司研發的木薯酒精高酒份清潔生產關鍵技術及應用、多元化原料共線高效制備燃料乙醇關鍵技術與產業化,分別榮獲2018年度廣西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2019年度廣西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其中,前者通過對廢液回用技術、中低溫液化、高濃度同步糖化發酵技術、高效復合酶應用、酵母發酵促進劑應用、木薯酒精發酵專用高性能釀酒酵母的選育構建及篩選、發酵廢液厭氧處理菌群優化以及處理設備優化等整套關鍵技術,實現高效清潔生產。成果已在中糧生物質能源公司年產20萬噸燃料乙醇裝置成功應用,各項經濟技術指標達到國內木薯酒精發酵行業領先水平。后者已在生物能源行業推廣,技術處于國內外領先水平,獲授權專利10項,產品有燃料乙醇、無水乙醇、藥用乙醇、消毒酒精、大米DDGS、工業級二氧化碳,提高了不適于進入食品鏈的糧食處置率,對落實國家糧食調控布局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